沉痛悼念徐光宪院士:他留下的财富,如今成中国关键 “王牌”
在历史的长河中,有些日子注定被铭记。2015年4月28日,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徐光宪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,享年95岁。他的离去,是中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,但他留下的宝贵财富,却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社会稀土局势中,成为了中国手中的一张关键 “王牌”。
徐光宪院士的一生,是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。他早年求学于,后负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,在海外深造时,他时刻心系祖国。学成之后,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,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,投身于科研与教育事业。他在北京大学执教多年,培养了近百名博士、硕士生和一大批稀土行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,这些人才成为中国教育、科技界的骨干力量,为中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在科研领域,徐光宪院士的贡献更是影响深远。他自主创新出稀土串级萃取理论,独创了稀土分离 “三出口” 工艺。在此之前,中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严重依赖国外,而徐光宪院士的成果,把镨钕分离后的纯度可以达到创世界纪录的99.99%,使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前列,根本改变了受制于人的困窘局面。他的研究成果,让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,真正转变为稀土生产和技术强国。
时光流转到当下,稀土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。稀土,这17种化学元素的统称,虽在自然界储量丰富,但其提取难度高,因而稀有。它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、电动车、医疗设备及军事装备等高科技领域。毫不夸张地说,稀土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的 “维生素”,缺了它,众多先进技术都将成为无本之木。
在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的稀土资源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61%。更关键的是,全球92% 的精炼稀土都产自中国,中国掌握着稀土分离核心技术。在国际博弈的大舞台上,稀土成为了中国手中一张有力的 “王牌”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称,在稀土领域,中国对美国拥有绝对优势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(CSIS)的报告指出,中国对重稀土的出口管控可能直接导致美国国防供应链中断,进而撼动美国国防工业的根基。从美国的F - 35战机、“战斧” 导弹到 “捕食者” 无人机等军事装备,均依赖于重稀土。美国目前无法分离重稀土,若中国完全停止中重稀土元素的出口,美国 “短期内是无力填平缺口的”,其国防工业将长期受制于人。
徐光宪院士当年的科研成果,在如今的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正是因为有了他以及那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,中国在稀土领域才能拥有如此坚实的基础,才能在国际博弈中有足够的底气。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,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在稀土领域的竞争也将持续存在。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徐光宪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,不断创新,保持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。
让我们铭记徐光宪院士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,在他精神的激励下,继续在科技领域勇攀高峰,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凭借科技实力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股票做配资,配资实盘,可靠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